巴彦淖尔旅游:迎来绿色崛起新机遇

2021-09-07 16:37:04

最新旅游资讯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启始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有着塞外粮仓之称的巴彦淖尔围绕“塞上江南 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全生态自然景观要效益。定制游、原生态游等高端游呼之欲出。G6、G7贯通东西,铁路客运东承西接,航空网架起了通向全国各城市的空中桥梁。交通枢纽功能把更多“最字号、源字号、独字号”旅游资源便捷呈现。全域旅游、旅游+、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中蒙游等旅游工作全面展开,兼具枢纽功能的巴彦淖尔旅游业态大格局呈现。

全域旅游谋划崭新局面

自治区领导在首届内蒙古旅游发展大会上指出“发展全域旅游是大势所趋,是战略选择,哪个地区抓得早、抓得好,哪个地区就会率先形成区域发展的新支撑、新引擎,就会更好掌握区域竞争的主动权、主导权”。

面对旅游带来的发展机遇,巴彦淖尔的沙漠、戈壁、草原、黄河、阴山、岩刻、农副产品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富矿。从去年入冬以来,巴彦淖尔市冬季旅游活动热点不断、精彩纷呈。磴口县首届乡村民俗文化节、杭锦后旗“故乡记忆·陕坝味道”年猪文化节、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国际冰雪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国际冰雪那达慕、临河区乡村旅游文化采摘节、乌拉特后旗骆驼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旅游活动让巴彦淖尔市的“冷资源”持续升温。

巴彦淖尔市依托阴山、黄河、草原、戈壁等资源优势和多样的民俗风情,以“冰封河套雪舞阴山感受鸿雁故乡的温暖”为主题,开发黄河冰凌景观、温泉水上项目、滑雪项目、观阴山雪景、祭敖包、祭火神(祭灶)、冬捕、猪事宴、农(牧)家宴等冬季旅游活动项目,辅之以传统的蒙古族歌舞、蒙古族婚礼等演艺节目,成为冬季特色旅游的亮点。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在完善整合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打响了“草原水城绿色巴彦淖尔”旅游品牌。2017年,建设实施了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五原县抗战纪念园、乌兰布和沙漠国际度假旅游区、青春湖、三盛公黄河风情特色小镇、纳林湖生态旅游区、乌拉特部落、海流图生态园、宝日汗图度假村等52个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0.1亿元。河套农耕文化博览苑被正式评为国家4A级景区,德岭山国家水利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全市4A级景区升至6家,3A级景区升至11家。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5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2亿元,分别增长29.8%、30.1%。

文化助力优质旅游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及巴彦淖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巴彦淖尔市关于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为旅游产业发展护航。陕甘宁蒙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创建了一个进一步提升巴彦淖尔旅游竞争力的新平台。

推进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优质旅游的巴彦淖尔在行动。拥有蒙元文化、河套文化的巴彦淖尔兼具蒙古国的异域风采,成为吸引宁夏、陕西、山西、甘肃等周边诸省游客的优质资源。以文化为媒,打破地域藩篱,提升优质文化旅游产品的输出,促进与周边省市(国家)文化旅游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间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宣传力度,巴彦淖尔培育出了一批覆盖不同风情、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文化内涵、不同景观类型的区域旅游文化线路。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机遇中,巴彦淖尔把握契机,抓住甘其毛都口岸便利的通关条件和中蒙双方物质文化旅游交流日益频繁的良好机遇,通过多种方式向蒙古国游客有针对性地宣传巴彦淖尔河套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推出优质的国际旅游线路。

近几年来,巴彦淖尔积极发挥与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和阿拉善的毗邻优势,以我国西部各省的相邻城市为客源市场,创新思路,积极作为,不断推进融合发展步伐,组合的新旅游线路进一步活跃了旅游市场。乌拉特前旗位于巴彦淖尔市正东与包头市接壤,拥有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乌梁素海旅游区、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大批风光大美的旅游景区,东距包头市区30公里,南距鄂尔多斯160多公里,处于两小时旅游圈,既是包头和鄂尔多斯市居民理想一日游和二日游周末休闲度假旅游线路,又可以与包头市的相关景区组成新的线路,也可以通过黄河大桥,与鄂尔多斯境内的库布齐沙漠组成自驾游、自助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地处巴彦淖尔西北部的乌拉特中旗的通勤航线与包头等城市通航,空间距离的拉近,为旅游资源富集的乌拉特中旗旅游发展注入动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今是巴彦淖尔黄河、沙漠旅游的写照。以黄河河套文化为主色调,加之黄河以北的沙漠、草原,黄河以南的田园乡村和红色资源,已经成为市民休闲的必要景致,也是陕、甘、宁、蒙游客前来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北疆的乡村风情同样展现出“旅游活力”;磴口县和乌拉特后旗草原+阿拉善盟+乌海市可以任意组合出科考、探秘、穿越沙漠等高端特色线路,每年聚集自驾游、自助游客数以十万计,G7+服务区和600多公里的无人区,更是把巴彦淖尔自驾车旅游提升到了新高度。

优渥的发展环境为巴彦淖尔旅游撑开了起飞的双翼。一是包头、鄂尔多斯、银川、西安等周边城市的客源和旅游线路的融合延伸;二是周边城市的机场群为巴彦淖尔的旅游“梦想”源源不断的注入更大范围的客源,内梳外联,为巴彦淖尔旅游创新发展夯实了基础。独特的草原文化成为巴彦淖尔市旅游发展不竭的动力。

持续推进旅游扶贫攻坚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巴彦淖尔市把旅游扶贫做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陆续出台了《“周末巴彦淖尔”休闲旅游工程行动方案》、《旅游+融合发展工程行动方案》《旅游富民(扶贫)典型示范工程行动方案》,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积小胜为大胜。

在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牧民养殖上做减法,在发展牧家乐让牧民增收上做加法,五原县大力实施旅游+农业,田园旅游产品叫好又叫座;磴口做足水文章,吃全鱼宴,品华莱士蜜瓜,乡村之美与特色美食相融相会。

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牧民是鱼水关系。游客多了,“事业”自然有“钱途”。如今,更多的农牧民愿意在旅游部门的指导下,实现规范、标准的经营,对发展乡村旅游也从“感觉、意识”提高到了认识服务和必须做好。

目前,巴彦淖尔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乡村旅游点198家,拥有特色旅游村镇23个,乡村旅游星级接待户47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0家,国家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旗县1个,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旗县1个。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931人,间接从业人员2.5万人,2017年乡村旅游全年共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8亿元,旅游脱贫攻坚作用明显



Copyright © 万里旅游网 @2020